提高校園AED配置率和心肺復蘇普及率
AED配置與心肺復蘇技能的重要性 心臟驟停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,其致死、致殘率較高。據《中國心臟驟停與心肺復蘇報告(2022年版)》顯示,我國每年經緊急醫(yī)療服務(EMS)接診的心臟驟停人數超過75萬例,患者存活出院率僅為1.2%。院外心臟驟停發(fā)生的最佳急救時間只有4分鐘左右,及時進行心肺復蘇并使用AED除顫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。 截至2022年,我國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(AED)的數量為每十萬人15臺左右,與發(fā)達國家每十萬人配備200至300臺相比,仍有較大差距。有資料顯示,2023年,我國使用AED較頻繁的場景分別是學校、公共交通場所(如:地鐵站、火車站、機場)、體育場館、街道社區(qū)等。因此在以上場所配置AED,加強心肺復蘇培訓,對于拯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義。 校園急救設備和技術普及率越來越重要 隨著對電子產品依賴日益嚴重、運動減少、學習壓力加大、飲食等生活方式變化,我國居民心臟驟停發(fā)病有低齡化趨勢。校園內人群密集、運動場所集中,是心臟驟停發(fā)生率較高的重點場所。2022-2023年,據中國紅十字會的系列安心工程統(tǒng)計,其AED配置區(qū)域發(fā)生的20例心臟驟停中有11例在校園,占55%。但是,目前我國大、中、小學校園的師生的心肺復蘇普及率、AED配置率都較低,因此,校園的急救知識普及培訓越來越重要。 提高校園心肺復蘇普及率和AED配置率及建議 一是鼓勵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提高校園AED配置率。通過社會組織設立公開募捐慈善項目,動員社會愛心企業(yè)、愛心人士、AED廠商等向重點地區(qū)校園捐贈AED設備。 二是推動校園AED設備管理維護標準化規(guī)范落地實施。作為醫(yī)用電子設備,AED電極片與內部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為3至5年。學校所配備的AED經常因不能按時維護檢修而導致不能使用,遇有緊急情況形同虛設。因此,建議制定校園AED設備維護、檢修、更新等管理措施的相關標準,以保證校園AED設備能發(fā)揮其應有的作用。 三是提高校園心肺復蘇培訓質量和效率。近幾年國家多次印發(fā)文件,要求加大對學校師生的應急救護培訓力度。但現(xiàn)實情況是,大多是學生、老師觀摩導師演示,動手實踐少,導致很多師生只知曉大概,沒有真正掌握心肺復蘇技術。因此,校園心肺復蘇應注重實效,每一位師生都要知曉心肺復蘇知識、反復練習并真正掌握心肺復蘇技術,同時培訓要注重考核和復訓。 四是重點關注縣域等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校園,推動急救資源下沉。與大城市相比,縣域的醫(yī)療與急救資源更為短缺,AED配置較少,人們急救意識更薄弱。因此要推動急救資源下沉,加強這類地區(qū)校園AED配置,鼓勵大城市的急救講師下基層,到基層的校園開展急救培訓,縮小地區(qū)差異,補齊短板,推動我國校園AED配置率及心肺復蘇普及率整體提升。
文章來源網絡,由中測校準平臺總結發(fā)布,供業(yè)內讀者參考交流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